訊息 漫畫預言日本災難 引發「世紀大地震」恐慌

漫畫預言日本災難 引發「世紀大地震」恐慌

作者 : Charlotte 更新 : Nov 06,2025

民眾為2011年地震、海嘯和核災14週年進行默哀

日本三重災難14週年紀念儀式上,與會者於默哀期間祈禇。攝影:STR/JIJI PRESS/AFP via Getty Images。

近幾週,先前名不見經傳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在日本國內外獲得空前關注。作者龍樹諒聲稱2025年7月日本將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據報已導致部分旅客取消夏季行程,引發日本社交媒體平臺的廣泛討論。此現象令人質疑為何龍樹的預言能引起特定群眾共鳴,以及一部即將上映的恐怖電影如何捲入這場日益升溫的臆測之中。

爭議漫畫的淵源

最初於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將龍樹塑造為記錄預知夢境的角色,這些夢境源自她自1985年持續記載的夢境日記。原版封面顯著繪有龍樹分身遮單眼的插畫,周圍環繞著涉及各類預言的明信片——其中一張明確標註「2011年3月:大災難」。隨着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於該月重創日本,這部絕版漫畫重新引發關注,二手市場售價水漲船高。

2025年預言浮現

2021年修訂版《完全版》首度揭露龍樹的最新預兆:一場規模更甚2011年的自然災害將於2025年7月侵襲日本,據稱伴隨的海嘯浪高將是當年的三倍。基於作者曾準確預測2011年3月災變,這項新警告迅速於日本社交網絡瘋傳。

對旅遊業的衝擊

多份報導指出龍樹的預言已影響旅遊規劃,尤以能取得譯本的香港旅客為甚。顯著變化包括香港航空取消每週三班的仙台航線,以及大灣區航空於5月至10月期間縮減通往仙台與德島的班次,官方歸因於需求下降可能與災難恐懼及經濟考量相關。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已公開批評這類預言缺乏科學依據。

媒體熱潮與百萬銷量里程碑

重新曝光的檢視聲浪推動《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於5月23日突破百萬銷量。此熱潮恰逢恐怖電影《2025年7月5日清晨4時18分》於6月27日院線上映,該片將龍樹的地震預言融入劇情。出版社朝日新聞社澄清龍樹從未具體說明符合電影標題的精確災難日期,呼籲民眾避免錯誤資訊。

科學背景與臆測之爭

儘管日本確實面臨地震風險——包括南海海槽巨型地震於30年內發生的70-80%機率——科學家強調地震預測目前仍不可行。日本氣象廳明確將精確預警標記為謠言。龍樹本人亦承認其2011年3月的預測或許僅屬巧合,建議民眾應以專家意見為優先,勿過度依賴其預視景象。